【他山之石】长沙强化机构编制保障助推“智造之城”
时间: 2022-11-10 信息来源:唐山编办
长沙强化机构编制保障助推“智造之城”
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大力实施强省会战略,长沙市委编办积极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近日,长沙市委编委印发《长沙市制造业发展促进中心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为长沙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提供机构编制保障。
一是围绕发展所需,优化整合机构。市委编办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相关政策要求,坚持政策引领、精准发力,结合长沙从“工程机械之都”到“智能制造之城”的发展实际,将市电子研究所、市化工研究所、市轻工研究所、市建材研究设计所等事业单位的经营性职能剥离,整合并入长沙市轻工研究所(长沙新技术研究所)。同时积极争取省委编办支持,将长沙市轻工研究所(长沙新技术研究所)更名为长沙市制造业发展促进中心。
二是强化公益属性,理顺体制机制。按照“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的要求,全面整合全市工信领域科研院所力量,设立长沙市制造业发展促进中心,既是贯彻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的客观要求,也是强省会战略的题中之意。为确保事业单位改革过渡期内机构平稳有序运行,改革有条不紊推进,2021年3月,市委编办积极对接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将市轻工业研究所(现市制造业发展促进中心)由公益二类调整为公益一类。同时,对长沙市制造业发展促进中心如何满足新时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公益服务属性进行研究,强化统筹推进全市制造业发展等事务性、服务性职能。在管理体制上进一步完善班子队伍建设,强化党建引领,科学核定相关领导职数,为促推长沙制造业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转变提供坚实的体制机制保障。
三是坚持规范协同,明晰职能配置。在市制造业发展促进中心“三定”规定制定中,市委编办坚持“瘦身”与“健身”、盘活存量与优化结构相结合,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数量,并明确编制控制数。从制订全市工信领域战略规划政策、产业链推进和重大项目重大技术统筹协调调度服务、产业集群建设与培育、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供应链融合发展推进等方面规范职责及内设机构设置:职能配置上严格按照于法有依、对标对表、切合实际三个原则拟制,对照法律法规、市工信局“三定”规定、省市政策文件逐条明确,做到规范严谨、有理有据;内设机构设置上,着重理顺内设机构职能职责,提升内部运行效能,规范设置6个副科级内设机构,其中综合部门为综合协调部、党群工作部,业务部门为政策研究部、产业发展部、投资促进部以及创新服务部。
(信息来源:湖南机构编制网)